华体官网app下载入口

华体官网app下载入口

华体官网app下载入口

甘孜州首次成功养殖出虾类海鲜

发布时间:2024-07-02 18:58:19 来源:华体官网app下载入口

  智能设备能全方位监控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质等数据。图为康定市鱼通镇赶羊村养殖测试点的南美白对虾幼体。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中国黄海、渤海一带也有养殖。

  这是中,关于南美白对虾的介绍。很难想象,在寒冷的高原地区,也能养殖南美白对虾。

  近日,在甘孜州康定市鱼通镇赶羊村,一个养殖测试点实现了亩产6000斤南美白对虾的测试目标。这是甘孜州首次成功养殖出虾类海鲜。

  高原地区是畜牧养殖的最佳场所,牛羊肉类来源广泛,然而海产品缺乏。在设施渔业等成熟技术的保障下,近年来四川川西高原、新疆帕米尔高原,以及西藏等地,成功实现了高原海鲜产品养殖。

  “南美白对虾只是高原海鲜养殖种类中的一类。”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军说,“高原地区大量养殖海洋鱼类多是引进的冷水鱼类,如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海洋河流的鲟鱼、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鲑鳟鱼。”

  鲟鱼种类非常之多,有的种类栖息在海洋,有的则生活在河流中。鲑鳟鱼则既可以在海水中养殖,也可以在淡水中养殖。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冷水环境。近年来,以鲟鱼、鲑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正成为四川的代表养殖产业之一。

  数据统计,四川鲑鳟鱼类以虹鳟为代表,年产量1000吨左右,全国排名第五位。鲟鱼类品种众多,如海博瑞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年产量6000吨左右,全国排名第二位。

  今年初,全国农业大摸底摸出来的四川“宝藏农产品”代表——鱼子酱,正是养殖鲟鱼的基本的产品。2022年,全省鱼子酱产量达58吨,占全球鱼子酱总产量的12%。其中出口量48.3吨,出口创汇9490万元,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能够在高原养殖的不只“可海水也可淡水”的鲑鳟鱼、鲟鱼。在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沿海地区常见的斑节虾、青蟹

  在帕米尔高原东部,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上,新疆首个盐碱地智能生态海产养殖基地——红旗农场水产养殖基地就位于这里。这里有6.3万亩集中连片重度盐碱地和大峡谷日流量6000立方米的天然盐碱水资源。而盐碱水改良成海水有天然优势。因此,新疆红旗农场引进了海鲜养殖公司,将盐碱水改良成人工海水,并在盐碱滩上建设了数百亩鱼塘,养殖罗非鱼、南美对虾、斑节虾、青蟹等海鲜。

  要成功养殖海产品,模拟鱼类生活的设施必不可少。康定市鱼通镇赶羊村南美白对虾养殖测试点,14个白色PVC气膜池联排矗立,池内水流潺动,南美白对虾就生活在气膜池里。

  南美白对虾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十分敏感,需要加强监测。测试点负责人李晓龙介绍,测试点引进了海水模拟系统、水循环处理系统和各类监测平台,对水温、光照度、溶氧量、酸碱值等参数进行严密监测。最终,14池南美白对虾苗成功养殖成商品活虾。

  作为设施养殖的其中一个环节,“人造海水”最重要。在陕西省定边县定边盐湖,这里年产80万斤—100万斤的南美白对虾,让高原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新鲜海虾自由”。

  “养虾必先肥水”。当地养殖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加入不同微量元素及益生菌反复试验,最终调配成适合南美白对虾生活的“人造海水”。

  这种“海水调配技术”是目前高原海鲜养殖的主流技术。在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盐湖智能生态海鲜水产养殖产业园,技术人员根据盐湖水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水质调控技术、恰当的温度控制和适宜的环境模拟,采取在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等方式,调配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造海水”。

  而冷水鱼则对水质有更加高的要求。雅安市天全县水资源丰富,多数河流达到国家二类水水质标准,最高水温在23℃以下,含氧量达8mg/L,很适合冷水鱼养殖。

  这里也是四川鲟鱼、鲑鳟鱼的主要养殖区域。在天全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200余个圆形流水鱼池依河而建。养殖基地利用流动的高山冰雪融水,为这里主要养殖的鲟鱼提供优质的流水。同时,圆形流水鱼池配置了智能增氧设备、智能投饵设备、水量管控装置,保障水质稳定的同时,实现每平方米养殖容量达到50公斤,是普通水面养殖的30倍以上。

  “高原地区海产品缺乏,海鲜养殖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杜军说,“基于市场潜力,不少养殖企业选择在高原投资。但是设施渔业意味着养殖成本高,未来能否靠技术的发展减少相关成本,才能实现稳定的盈利。”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樊旭兵认为,在耕地缺乏,“退塘还田”的背景下,利用盐碱地和半咸水是开展水产养殖的有效方式。“不过,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潜力有多大?投入成本是不是能够接受?产量有多大?目前还没有专业机构做出全面准确评估。”

  李晓龙说,经过测算,一亩水域面积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原地区设备成本不到300万元。而高原地区由于气温、水温更低,能耗更大,设备投入要达到353万元。“亩产6000斤是我们的测试产量,最高产能够达到8000斤至1万斤,年产量36500斤。高原地区售价更高,均价为60元每斤,比平原地区高出近一半。”李晓龙说,“最快2年6个月收回成本。”

  而冷水鱼这一类,养殖周期较长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鱼是变温动物,水温越低、生长越慢。因此,常规养殖模式下,养殖冷水鱼类常常要花费四五年以上时间才可以做到售卖标准,盈利周期较长。”杜军说。

  目前,一些养殖公司探索出了调度养殖模式。在冬季低海拔区域温度较低时育苗,等到夏季温度比较高时再调运到高海拔地区,确保鱼在整个生长期间处于最适宜的水温。

  此外,杜军还提醒,各地引进鱼类务必做好防逃逸。“高原水生ECO特殊,养殖外来物种如果逃逸在外,适应当地环境后形成种群,将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