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官网app下载入口

整鸡

整鸡

大北农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6-22 16:15:51 来源:整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6,652.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7%,盈利-94,668.2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8.37%,总利润-100,300.2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0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62%。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饲料科技产业和养猪科技产业。2023年上半年,饲料业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09%,生猪养殖业务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56%。种子业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9%,兽药疫苗业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92%。

  饲料行业作为连接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的枢纽,对促进农业整体发展具备极其重大作用,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的重要渠道,也是为下游养殖业提供安全营养的动物日粮的基本保障。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1—6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4,930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3,866万吨、667万吨、3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0%、2.2%、17.3%。我国饲料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速度慢慢的变快。2019年至2022年,我国饲料总产量由22,885.4万吨增长至30,223.4万吨,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商数从621家增加至947家,其产量占比从46.6%增长至57.5%;百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公司集团从31家增长至36家,千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公司集团从3家增长至6家。近年来,下游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一直上升,对饲料行业的产品安全、性能和效率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食品安全、原料可追溯等也有迫切需要,行业优胜劣汰、整合加速,饲料行业已确定进入集中度加速提升阶段。

  饲料业务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是公司发展的策略的基础性产业。经过多年沉淀,公司已成为饲料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持续为下游客户提供优质的饲料产品及相关配套服务,在下游客户中享有良好的口碑。公司的饲料产品,按饲料营养成分和使用比例分类,最重要的包含预混料、浓缩料及配合料等产品;按饲喂对象分类,最重要的包含猪饲料、反刍料、水产料等产品。公司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智造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原料供应链平台,不断稳固猪饲料在前端料、高端料领域的核心优势地位,对猪饲料、反刍料、水产料等品种进行差异化布局,统筹各区域的资源、人力、客户优势,形成区域发展合力。目前,公司的饲料业务已在全国28省(直辖市、自治区)、81市、86县(区)布局,建有近百个个生产基地,服务全国生猪养殖市场。

  采购方面,原料供应链平台设立在公司总部,设置了谷物、蛋白、副产品和添加剂等共十条品种线。公司与行业头部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发挥集采的规模优势。生产方面,预混料采取基地化生产模式,通过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流程和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浓缩料和配合料由各地子公司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自建或租赁等方式组织生产和加工。销售方面,公司总部预混料的销售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向子公司销售预混料,作为其加工配合料和浓缩料的原料;另一类是直接对外销售预混料。各子公司生产的浓缩料及配合料的销售方式最重要的包含经销模式和直接销售给规模化养殖场的模式。

  在新变化、新环境、新形势下,公司顺应行业形势,重构组织、培植能力、开创新局,正在推行联合发展模式。公司饲料业务将为中小养殖户、家庭农场、规模化养殖场等提供饲料智造、原料供应、技术服务、动物营养与健康等综合服务。公司饲料智造体系、供应链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将成为更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平台,强化体系服务能力,为行业联合发展服务,辅助提升中小养殖户的竞争力,促进养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饲料出售的收益为1,160,733.30万元,同比增长21.45%,饲料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09%。饲料销售量为278.16万吨,同比增长18.34%;其中猪饲料222.57万吨,同比增长22.40%;水产饲料14.87万吨,同比下降15.21%;反刍饲料32.51万吨,同比增长16.54%。

  生猪养殖行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现阶段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人口数量和饮食结构决定了猪肉在肉类产品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花了钱的人包括猪肉在内的动物蛋白需求量的增加。国家在规模养殖、区域发展、设施用地、信贷扶持等每个方面出台诸多政策扶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保障猪肉供应。

  受2018年爆发的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较非洲猪瘟前大幅度地下跌,2019年生猪出栏急剧减少,猪肉产量显而易见地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我国猪肉产量同比下降21.26%。国家格外的重视生猪生产,2019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要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升了高度,各地积极落实政策恢复生产,生猪存栏开始止跌回升,2021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已恢复至非洲猪瘟影响前水平。2023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出栏37,548万头,同比增长2.6%。2023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6万头,同比增长0.5%。

  公司的生猪养殖模式最重要的包含“自繁自养”模式和“公司+生态农场”模式。“自繁自养”模式是繁育种猪、饲料生产、种苗生产、肉猪育肥等全产业链均由公司做生产经营,在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公司+生态农场”模式是公司依据养殖产业链中各项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委托养殖的方式与生态农场进行合作,公司给生态农场提供猪舍设计、猪苗、饲料、药品、疫苗等养殖物资,按公司养殖标准做饲喂,达到出栏标准后,公司统一回收并进行销售,支付给生态农场代养费用。截至报告期末,自繁自养模式占比约14%,公司+生态农场模式占比约86%。

  公司2016年发展养猪创业,在东北、中南、华南、华东、华北、西北等区域布局养猪产业,陆续在全国建立10大养猪平台。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区域布局,公司推进“自繁自养”和“公司+生态农场”的养猪模式,目前正在推进联合发展模式,构建行业生态平台。截至报告期末,养猪科技产业拥有三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具备10万头以上的优质纯种猪生产能力,具备美系、加系、法系、丹系等生猪育种繁育系统,公司牢牢把握种猪原种的基因资源及繁育优势,为平台公司和外部企业来提供优质的种猪、母猪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养猪科技产业在全国24省(直辖市、自治区)、91市、152县布局,合作生态农场(农户)2,429家。

  采购方面,公司生猪养殖业务采购主要为饲料和动保疫苗产品等,大部分饲料及部分动保产品由公司子公司提供,饲料以订单采购为主,动保疫苗以统采为主。生产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建立“自繁自养”和“公司+生态农场”的养殖模式,“公司+生态农场”的模式,即公司自行培育或向供应商采购仔猪后,将仔猪交由生态农场按公司统一的养殖标准做代养育肥,达到上市标准后由公司组织统一回收对外销售,并向生态农场支付代养费用。在“自繁自养”模式下,公司的仔猪由公司自行培育或向供应商采购,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祖代——父母代——商品代”一体化商品猪养殖体系。销售方面,公司生猪产品主要为商品代肥猪。公司依据生猪出栏及市场情况将达到上市标准的育肥猪销售给中间商,再由中间商销售给下游屠宰场或食品加工公司,另外公司还有少部分种猪和仔猪直接销售给养殖户。

  公司在生猪养殖方面有业务基础,有文化、管理、技术、环保、供应链等经验与优势,把握行业深刻变化的机遇,为中小养殖户、家庭农场提供动物营养与健康管理等综合服务,做好产业上下游的连接,构建开放、联合、可持续发展的生猪养殖生态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猪业务出售的收益275,135.92万元,同比增长50.15%,生猪出栏172.53万头,同比增长38.3%。报告期末,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猪存栏193.46万头,同比增长23.90%,其中母猪(不含4.15万头后备母猪)存栏15.31万头,同比增长33.72%。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对于作物的产量、质量和抗性等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是农业生产的“芯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编制的《2022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2021年种子市场规模为1,280.56亿元,保持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地位。自《关于快速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出台以来,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地位得以明确,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和法规制度体系等日益完善,推动着我国种业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改善、企业总体实力与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种业进入大变革、大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报告中阐述,2021年全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种子公司数有7,668家,全国种子企业资产总额为2,640.67亿元,其中资产规模10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仅28家,国内种企整体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近年来,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持续活跃,市场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加快向大型种子企业聚集。2021年,全国种子企业共实现种子出售的收益879.97亿元,比2020年增加102.87亿元,其中:种子出售的收益前十强企业出售的收益133.90亿元,比2020年增加20.38亿元。除此之外,以基因组学、全基因组选择等为代表的新育种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及应用,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迅速成长。

  公司的种子业务由下属控股子公司北京创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色农华”)、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度高科”)、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大天”)、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结合各自的优势,在全国优势区域开展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种子品种经营或育种研发,以“玉米、水稻、大豆”等主粮为突破口,聚焦关键核心育种技术攻关,采取内生增长与外延融合相结合的方式做大做强种业。玉米业务,公司下属子公司丰度高科、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大天等公司结合各自优势,推广农华803、川单99、罗丹297等品种,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培育增长点,积极地推进科研、生产、推广等工作。同时,公司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性状产品DBN9858、DBN9936、DBN9501、DBN3601T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是目前国内获得农业玉米转基因安全证书数量最多的企业。水稻业务,子公司金色农华先后推出了C两优华占、贡两优粤农丝苗等品种,在水稻种植优势区域设有育种站,建有生产基地上万亩,推广区域覆盖长江上中下游等南方籼稻区。大豆业务,公司着眼国内和国际布局,大豆性状产品DBN9004已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和阿根廷种植许可,大豆性状产品DBN8002已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和阿根廷种植许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种业拥有国内发明专利148件,国际发明专利PCT88件,植物新品种申请983件(其中水稻376件、玉米607件),授权389件(其中水稻155件、玉米234件),国审作物新品种187项(其中水稻110项、玉米77项)。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购买、授权许可等多途径获取种子的品种经营权,基于公司在种子经营过程中多年取得的市场推广经验,制订各品种的制种和推广计划。根据制种和推广计划委托制种单位代为繁种,并对种子来加工、检验、包装、销售。

  生产方面,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委托制种方式来进行生产,依据市场情况和销量预测制订生产计划,确定整体制种面积和数量。与相关种子生产基地签订制种生产合同,确定基地制种面积、质量发展要求及其他合同事项,再由其向各农户落实生产。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咨询服务,农户负责大田生产,种子收获后由公司统一回收入库,经检测质量达标后加工包装成成品。

  销售方面,公司销售产品有玉米种子、水稻种子和大豆种子等,主要采取经销模式。公司与各区域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经销商依据公司确定的提货价预付货款后提货,按公司规定的零售价将种子送至终端种植户。种子销售季结束后,公司依据真实的情况和销售政策与经销商结算货款。

  报告期内,公司种子业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9%,种子销售数量为1,064.31万公斤,同比增长22.74%;出售的收益为26,406.33万元,同比增长45.54%。其中,水稻种子出售的收益16,652.38万元,同比增长4.27%;玉米种子出售的收益7,439.02万元,同比增长553.86%。剔除云南大天的影响,玉米种子出售的收益7,186.12万元,同比增长514.76%。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是养殖业的上游产业,其市场规模受养殖业发展规模的直接影响。我国是养殖业大国,养殖经济动物的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生猪年产量占全球生猪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随着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对于肉类消费的需求逐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养殖业的逐步发展。而健康管理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养殖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随着国内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的加速和大型养殖企业对于疫病防控重视程度的提高,市场对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需求更加旺盛,对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发展要求也更加严格。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2022年5月11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并且开展新版兽药GMP实施情况清理行动的通知》提出:“截止2022年6月1日零时,凡未通过新版兽药GMP检查验收的兽药生产企业(生产车间),一律停止兽药生产活动,国家兽药追溯系统将关闭其兽药产品二维码申请功能、产品入库功能”。截至2023年2月15日,通过新版GMP验收的企业1,359家,其中化药和中药生产企业1,188家,生物制品生产企业171家(含化药中药兼有企业14家,诊断制品企业68家)。新版兽药GMP的实施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对兽药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厂房车间设施、生产质量控制等软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尤其是业内领先的公司能够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兽药疫苗产品涵盖畜禽类使用的动保、疫苗等产品,目前以猪用动保产品为主。公司于2022年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其兽药疫苗产品主要由兆丰华(南京)及其分子公司生产和销售。

  公司的饲料业务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饲料产品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包括能量原料(玉米、稻谷、小麦等)、蛋白原料(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等)和添加剂原料(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联动紧密,各主要产粮国的种植培养面积和收成变化、收储和补贴政策变化、进出口政策变动、海运等物流运力和成本波动、汇率变化等都可能给农产品价格带来较大的波动,进而对饲料和养殖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前养殖业依然面临着众多养殖健康风险,如蓝耳病、猪瘟、猪呼吸道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等。上述风险不可预测,如市场出现任何一种风险都可能会导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现重大经营风险,不仅导致生猪产量、存栏数量降低,而且可能传导至上游猪饲料行业,影响饲料需求,造成猪饲料的产销量下降;还可能会影响终端需求。

  生猪养殖业务由于受到猪的生长周期、存栏量、饲料价格、供需关系等多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行情报价的波动会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等波动。另外,如果生猪上市率减少会影响到猪肉供应,导致生猪价格波动。如果未来猪肉价格持续大幅度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大北农事业的成功是大北农文化建设的成功。公司自1993年创建以来,始终秉承“强农报国、争创第一、一起发展”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我们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更是企业的灵魂和行动纲领。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全体大北农人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强农报国”的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为大北农事业播种梦想,传播正能量。人是大北农发展的关键要素,公司的经营领导团队带头发扬风格、培养团队、钻研技能、刻苦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标杆管理,专注大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饲料行业、养殖业、种植业有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带领公司积极融入全新时代、融入全球竞争、融入民族复兴。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一支内外联合、上下互动、持续创新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梯队,通过股权激励、持股创业、扶持创业的形式,使更多的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与主人,在充分自主创业的事业平台上,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大北农事业财富共同体”让更多的事业伙伴参与并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在企业文化和创业机制的影响下,公司形成了较完善的选才、聚才、育才、用才机制,员工约2万人,队伍趋于文化化、年轻化、专业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才,加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方面提升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公司整体科研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通过“使命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同创造价值、奉献社会、强大国家。

  公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发展成为一家涵盖种业、饲料、养猪、动保、食品、数字农业等大农业全产业链的高科技公司,在动物科技与服务、作物科技与服务方面秉承“平台战略、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战略”。在产业化、数字农业、生物育种、全球竞争、粮食安全等诸多要素影响下农业正迎来伟大变革,公司基于全球视野进行战略定位,全世界内整合资源,全国区域布局,科学技术创新,模式引领,连接产业上下游,构建行业生态平台,融入建设农业强国大时代。

  公司提升作物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夯实饲料业务的基础地位,保持养猪业务的稳健发展,协同发展兽药疫苗业务,实现农业食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业务覆盖。经过多年的战略规划与发展布局,公司已形成以饲料产品为基础,集种业、生猪养殖、兽药疫苗等相互协同发展的产业综合布局,进一步培养公司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

  公司全力全方面推进种业业务,坚定战略定力,为种业振兴积极贡献力量;加强巩固饲料基础业务,稳健发展生猪养殖业务,构建以养“猪”服务为中心的联合发展产业生态平台,饲料和养殖业务协同发展、探索产业联合体化、开展种养一体化、家庭农场化、生产智能化等方面的工作。公司做体系升级、组织变革、调整运营策略,希望探索出环境友好、效率非常之高、品质优良、共创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创新的模式引领行业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科学技术企业而共同奋斗。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自2022年底开始投入使用,是综合性的农业科技公司创新园,致力于建成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硅谷”,全球农业创新高地。围绕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未来将以多种方式建立多个优势生命科学研发平台,以粮食安全、现代食品、绿色发展、生物信息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产业实际需求,实现前沿技术突破,产生一批原始创新成果。

  公司共有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省级认定研发平台、8大研发中心,拥有2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入选种业阵型企业、3家企业入选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保持长期紧密合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公开专利申请共2,586件,其中1,952件专利已授权。2023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企业重点实验室遴选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涉农科技领军企业,根据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企业发展新进展新变化,布局一批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其中,公司入选“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物育种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子公司云南大天入选“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玉米育种重点实验室”,子公司陕西正能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农业农村部西北生猪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公司作物科技围绕玉米、水稻、大豆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需求布局,在种业、农药、植物性食品等领域涉及生物育种、微生物发酵、植物细胞培养、天然提取物、营养因子配合、制剂造粒、食品安全检测等技术平台;在新基因和新材料挖掘创制、标准化生测体系建立、基因组编辑、杂种优势利用、免疫诱抗蛋白、霉菌毒素检测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集成、转化、开发出水稻和玉米新品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产品。公司种业业务逐步建立了以现代生物技术和育种技术为核心,从前沿技术探讨研究、技术集成转化到成果示范推广的快速、高效、精确、工程化商业育种体系。

  公司动物科技围绕猪、反刍、水产、禽、宠物等进行业务布局。在饲料、疫苗、兽药、动物性食品等领域涉及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培养、天然提取物、营养因子、制剂造粒、食品安全检测等不同方向的技术平台;在新基因和新材料挖掘创制、标准化生测体系建立、杂种优势利用、霉菌毒素检测、乳酸菌多层微囊包被、动物多联多价疫苗、动物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动物亚单位疫苗、宠物基因工程治疗制剂等研发方面取得技术突破,集成、转化、开发出多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生物饲料、动物疫苗、治疗制剂、动物保健品等产品。

  近年来,公司基本形成了饲料、生猪养殖、种业、兽药疫苗产业综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依据公司业务发展规划,结合对市场情况变化的综合判断,适时与市场上相关业务标的开展融合,与单位现在有业务优势互补,有利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增加。

  饲料方面,公司饲料业务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30.40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222.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4%。公司利用大宗饲料原料集中采购、规模采购及期现结合的采购优势,一直在优化结构布局,与国内外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优质饲料原料供应的稳定性,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在稳固猪料前端料、高端料作为核心优势的同时,对反刍料、水产料等进行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饲料销售规模上的新突破。

  生猪养殖方面,公司生猪业务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9.4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45%。通过“自繁自养”和“公司+生态农场”养殖模式相结合,兼顾规模与效益,与饲料业务协同发展,继续科学利用现有产能,严抓生物安全防控,完善防控措施,提升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建立高效运营机制,提升养殖业务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优化种猪种群,逐渐完备精细化饲养管理体系。

  种业方面,公司种业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4.0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9.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71%。公司围绕作物种业的发展,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种子、种植技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购销流通等全程化解决方案,打造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机制,从而推动公司产业服务能力的升级。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的饲料业务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饲料产品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包括能量原料(玉米、稻谷、小麦等)、蛋白原料(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等)和添加剂原料(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联动紧密,各主要产粮国的种植培养面积和收成变化、收储和补贴政策变化、进出口政策变动、海运等物流运力和成本波动、汇率变化等都可能给农产品价格带来较大的波动,进而对饲料和养殖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饲料的产销量较大,在原料采购上具有规模优势,通过与战略供应商密切合作,提升行情研判能力,期现结合,原料替代,联合采购等多种方式,降低采购风险,从而缓解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当前养殖业依然面临着众多养殖健康风险,如蓝耳病、猪瘟、猪呼吸道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等。上述风险不可预测,如市场出现任何一种风险都可能会导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现重大经营风险,不仅导致生猪产量、存栏数量降低,而且可能传导至上游猪饲料行业,影响饲料需求,造成猪饲料的产销量下降;还可能会影响终端需求。

  风险应对措施:第一,加大猪舍的规范化、标准化硬件升级投入,在厂区里、厂区周边实行严格的防控体系,对员工、物资、随身物品、车辆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或烘干,建立了完善的防控体系。第二,利用公司多年来在饲料营养学及动保疫苗产业方面的优势,从动物营养、健康管理等做好防控,在猪场配备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专注于检测、服务及风险防控。

  生猪养殖业务由于受到猪的生长周期、存栏量、饲料价格、供需关系等多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行情报价的波动会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等波动。另外,如果生猪上市率减少会影响到猪肉供应,导致生猪价格波动。如果未来猪肉价格持续大幅度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生猪价格波动主要根据生猪供需关系的变动,公司通过提高生猪健康水平、提升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等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大宗原料的行情趋势把握,配方优化,结合期货对冲等措施,降低饲料价格波动对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影响,探索联合发展模式,提高家庭农场等中小养猪户的生存与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更好地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

  2022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了种企自主创新活力,新品种培育及审定速度明显加快,新品种大量涌入市场,但突破性品种缺乏,市场之间的竞争更激烈。若公司不能持续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突破并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将会面临市场占有率不断被挤压的风险。

  风险应对措施:针对种子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情况,公司将结合自己竞争优势,在顺应国家行业政策引导和发展的新趋势的基础上,聚焦关键核心育种技术攻关,持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重大品种持续产出,制定精准的经营销售的策略,全力拓展推广网络。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