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养奶牛”内蒙古奶农养牛信心跌入谷底
发布时间:2023-11-27 01:08:44 来源:翅类
6月,正是奶牛产奶高峰期的开始,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内蒙古一些地方奶农的心情并不好。心情不好的还有县乡镇的干部,说起奶牛养殖的事情,干部们尽量回避。
呼和浩特市有“中国乳都”之称,这个市赛罕区碾格图村是该市养奶牛最早、也是最多的村,2007年年底统计,该村约300户人家中,大多数村民户户养牛都在20头左右,养牛上百头或50头以上的也有十几户。村里大大小小的奶站有八九家,现在只剩下了6家,奶牛也在迅速减少,原因是牛奶几乎天天不合格。在村北奶站干活的村民说,仅6月1日到10日10天里,他们奶站已经有5车奶被倒了(每车3吨多)。
村北奶站是6个奶站中最小的,日收奶3吨左右。村南奶站最大,日收奶5吨左右。这个奶站4月倒奶6车,5月倒奶5车,6月截至10日倒2车(每车5吨左右)。倒奶还在于有抗生素、蛋白低和有杂菌。村民们对记者说,这样倒下去,牛是养不成了。村民陈志强说得更具体,他说每倒一次奶,他就卖一次牛,就当菜牛卖了。过去他有十几头产奶牛,现在加上牛犊也没有10头了。记者正与村民说着话,碰到了一个贩牛者,他说,今年,他在这个村平均每天都能收5头到6头奶牛,每头高的几千元,低的2000元到3000元。
在这个村南面,记者看到一个规模不小的工程正在施工,村民们说,这是政府在盖奶牛养殖小区,叫奶联社,就是要把村里的奶牛集中起来饲养,到时村民以牛入股,年底分红,自己不再养牛。记者从该市奶业办了解到,这一个模式在土默特左旗实施两年多效果很好,面对目前困境,该市将采取多家合作形式,先在一部分散养大村推开,力争几年内改变散养的局面。该市一位领导也表示,“中国乳都”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前面,做全国的表率。
在场的村民都说这样好,但他们又都担心,这个好事来得有点儿晚了,等联社建成了,恐怕村里的奶牛也没了。
散养户的奶不合格,一些上规模的养殖小区也倒奶不断。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的一个养殖小区去年9月以后倒奶6吨多,今年5月上旬倒奶就达3000多斤。第一个被动员进园区的村民赵来喜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养奶牛了。他在村里是第一家养奶牛的,进园区养牛他也走在了前面。现在,尽管他还有几十头奶牛,但他的养牛信心在崩溃,他与记者说话时,眼圈已经红了。这个较有规模的养殖小区是一个企业2004年投资搞的,现有奶户115户,有奶牛2200头,因为卖奶难,尽管现在的奶牛减少不多,但奶农的养牛信心受打击不小。
察哈尔右翼前旗花村农民白福平当初对养奶牛充满了希望,2002年牛还没有养一头,他已经把圈盖好了,规模是养十几头牛。记者在他家看到,当初盖的牛圈很正规,都是砖瓦结构,花了他6万多元,而旁边的住房却依然是长辈留下来的土屋。2007年他还养着8头奶牛,现在只剩下1头了。
现在,让养牛农民最不明白的是,一车车的牛奶送进了企业,而其中大部分又都被告知不合格,奶款没了,奶也不退给他们,反映强烈了,企业才退回一两次。记者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正好碰上村民在分牛奶,一个容量5吨的奶罐车下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桶,流出来的牛奶已经变成了蓝色。村民说,这车奶是在他们的多次要求下企业才退的,企业说怕他们再去卖,在奶里添加了颜色。担回家人是不能吃了,只能喂猪和羊了。
我国一位著名的畜牧有经验的人指出,一旦奶农的养殖积极性被严重挫伤,今后奶牛养殖业将很难恢复。
前不久,记者与一个著名乳企业的高管也曾探讨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让人吃惊的是,这位高管的言谈里却不以为然,似乎奶牛的多少与他们没多大的关系。我们不了解这一个年创上百亿利润的企业的原料牛奶都是怎么来的?
在乳业危机的去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企业“救火”拿出了1亿元。近日,政府又拿出1亿元,在自治区开展为农村孕妇提供“一杯奶“工程。可以说,政府“救火”不光是为了企业。从上面那个企业的一份宣传资料里得知,有100多万户奶农在围绕这个公司制作和生活。上连社会众多购买的人,下连农民,内蒙古社科院有关专家觉得,乳企业尤其要做良心企业和道德企业。
从现实情况看,如果奶牛真少了,我们的牛奶从哪里来?与记者接触的农民也好,专家也好,甚至一些地方官员都有这方面的疑虑。但同时有一份资料又显示,今年1到2月份,我国奶粉进口4.15万吨,同比增长101.4%。从去年开始,我国进口奶粉超过了澳大利亚,变成全球第一大奶粉进口国。据悉,1吨进口奶粉的到岸价1.4万元到1.5万元,而1吨奶粉可以“复原”8吨液态奶。在这样巨大的利益目前,大量进口奶粉就不难理解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导致奶农养牛积极性下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 上一篇: 年轻小伙听信生态循环养牛摊子铺得太大如今入坑后悔不已
- 下一篇: 养殖邦:养牛这些要注意